02 7 月 【香港】地道午餐《車仔麵》+ 街頭小食
※10年06月03-13日※
《車仔麵》是香港的地道麵食﹐我以前住在香港是吃不少。
在wikipedia找到一點點《車仔麵》的典故﹕車仔麵出現在1950年代,是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較低的年代。國內難民湧來香港,謀生困難,香港街頭湧現了流動攤販,最多便是搭起車仔麵檔擺賣咖喱魚蛋和車仔麵一類熟食。販賣車仔麵的木頭車中放置金屬造的「煮食格」,分別裝有湯汁、麵條和配料,配料通常有魚蛋、牛丸、豬皮、豬紅、蘿蔔等平價菜色。顧客可為麵條自由選擇配料,通常十多塊錢就可飽吃一頓。
隨着生活水平改善和衞生要求提高,街頭熟食販賣漸漸消失。車仔麵走進茶餐廳和食堂,成為餐牌上的菜色,也有小型專售車仔麵的店舖,甚至有走「高檔」路線的。車仔麵的配料也愈來愈豐富,麵條亦有多種選擇,計有:幼麵、粗麵、油麵、伊麵、河粉、米粉、公仔麵、烏冬等。湯汁有清湯、牛腩汁、麻辣醬等選擇。
↓ 這次回香港我和麥包也去買來吃吃﹐每人拿起一張單﹐選想吃的配菜﹐選好後等不到五分鐘就有得吃咯 。
↓ 聽說麥包的「油麵」才是早期正宗的《車仔麵》﹐比起我的「幼麵」(下圖) 粗和有咬勁﹔但對我來說「幼麵」剛剛好。
↓ 配料方面我選了魚蛋﹑八爪魚丸﹑牛肚和豬腸﹐湯汁就用牛腩汁﹐和麥包的清湯比起來一樣是人間美味喔。
不過現在的價錢已經變得不怎廉價了(不是說很貴﹐只是說比想像中貴了一點點)。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同場加映一下香港的街頭小食。
↓ 小時候這些小食都是流動小販在賣的﹐現在全部都搬到店鋪裡了﹐食物種類也變多了﹐不過店鋪大都還是裝橫簡陋。
↓ 竟然給我們看到這「祝君好運」的毛巾 ﹗我沒有用過﹐還以為它只存在於六﹑七十年代呢。
↓ 麥包很愛吃的炸大腸﹔是不錯吃﹐但我怕肥。
↓ 我比較愛吃辣辣魚蛋﹐但這串只是還好而已。
↓ 麥包的魷魚﹐也不錯。
↓ 以前一直也不敢試﹐所以這是我第一次吃的臭豆腐。沒有想像中臭﹐只是ok﹐反而台灣臭臭鍋內的臭豆腐比較好吃。
↓ 香港的街頭小食﹐便宜又好吃 。
nk
Posted at 07:47h, 02 7 月waaaaaaaaaaaaaaaaa T_T
I hate you !!!
I WANT TO IT SOME !!!!! AAAAAAAAAARG
版主回覆:(07/04/2010 11:58:08 PM)
hahahaha~ that’s why you should go and visit HK again!
I’m just giving you more excuses to go :p
lovecc6
Posted at 15:37h, 03 7 月炸大腸跟辣魚蛋看起來最誘人!
光看照片就覺得好像聞到香味了,
我每次去茶餐廳吃飯都會想點個咖哩魚蛋來吃耶~
現在我看到「湯麵」的食物都會覺得好好吃,
因為這邊餐廳吃不到跟湯或麵有關的東西,
就算有得吃,也是從台灣寄來的泡麵~唉^^"
版主回覆:(07/05/2010 12:07:47 AM)
辣魚蛋就是我小食中的最愛﹗
香港街頭辣魚蛋的味道是外國沒法吃得到的(就算有得賣﹐味道也完全不是那回事!)
炸大腸也很好吃﹐但就是有點肥的說\(´―`)/
你還有不用200天就可以回台灣了﹐到時不用說「湯麵」﹐
要吃什麼也可吃個飽^^
PS﹕我覺得台灣泡麵很好吃 (我這邊可以買到)